As time goes by

时间都去哪儿了

每天都在努力让自己变强大,可能周边人还觉得能力不差,可是自己最知道其中的原因,是来自最深处的缺乏安全感。 这一周的周二周三是假期,按照德国人的一贯作风,所有人都自动默认为5天假期,还有一半人直接就是9天长假。周边同学多数都在想干些啥去哪儿玩,我却给自己制定的计划是看完多少公开课,然后,研读几篇文章。丝毫没有兴致去娱乐,目前和同学的联系可能只剩下了他们电脑坏掉然后找我修一修,其他时间感觉就没我啥事儿了自己玩就好了。 一个人学习,一个人生活,一个人外出拍风景,一个人在厨房做一个人的大餐。 习惯了一个人,习惯了遇到问题专选最有挑战性最锻炼人的解决方案,习惯了所以事情都自己解决,同时也为自己一件一件搞定很多事情而兴奋。每天给自己安排的满满当当,以充实为荣,而结果往往是把自己搞得好疲惫。其实也很清楚,稍微放松下来一点点,生活质量就能提升很大很大一节。难道追剧看电影真的那么浪费时间吗?跟着演艺人员也能戏里戏外学习很多人生哲理好吧;打打游戏听听音乐甚至是找朋友聊聊天就是在浪费生命?然而多数人追求的不就是每一天都平淡且充实的生活么。 深层次的没有安全感,让我一步步把自己包裹起来,对外还想表现得很冷酷,让行家人一眼就看穿是缺乏自信罢了。这篇文章我写的题目是时间都去哪儿了了,更确切应该是自信都去哪儿。 因为,之前的我,不是这样的呀。 大学时期虽然也弱的一逼,可是假设与现在同样的事情上,在当时生活学习以及娱乐等任何一件小事上,幸福指数以及充实感都比现在要高很多。再往前回想,高中时期,只论学习的时代,作为最为标准的学渣,但是有着每天生活中现在让我羡慕要死的快乐。 也想过很休闲的生活,可是总担心自己现在一切会瞬间变没有。可是又一想,现在难道不就是一无所有的状态吗?这个时期不是应该无所畏惧才对吗? 一直想方设法让自己变厉害一点,觉得这样才能给自己带来些许安慰,毕竟有了足够过人的本领,顺其自然就会带来自信。我的想法以及做法对吗?我自己真不知道。安慰自己还是学生,所以就该多读书。最后的几个月时间,学术上希望自己有个新的认知。 加油,晚安。

时间都去哪儿了 Read More »

心情也可以有标题 。自己的地儿,很享受的一点就是自由。

2016年4月1日搬来这里,现在是十月,不知不觉一年半18个月都过去啦。我记得刚来的时候还搞了一次很大的聚会,把专业的同学几乎全聚齐了,美其名曰乔迁之喜,没记错的话是16年4月30日。到目前,参加聚会的一些人已经已经毕业都已回国都开始工作很久了,当然大部分还和我类似,挣扎在好死不死的学业,以及在一万分无聊寻找那一分的惊喜的生活之中。 这篇文章我要写所谓的永远以及意料之中的离别。 最喜爱的一档播客节目“新闻酸菜馆”,从15年听到现在,不算老酸菜鱼可是也两年多了。前段时间公开节目突然地下线,当时失落了好长一段时间,已经喜欢每周末都有一档了解新闻同时又接地气的播客一起陪伴,说消失就消失了,就像一个老朋友突然的离别,很惊讶却又很理解。毕竟播客节目倒数第二期的时候我就感觉到,叮叮和王掌柜把敏感内容减之又减,却没想到这么快就说再见。就像身边的人,玩伴换了一拨又一波,没有人陪你到所谓的永远,这更像是心里对于这份情谊的慰藉,遗憾的是缺少仪式感的道别。 我住的屋子是三人WG,和我一起租的另外两个同学比我晚来一个学期。其中一个就打算留在德国生活了,另外一个课程要求需要毕业前实习,所以我们之前聊天时候预测着,我应该是第一个离开这个屋子的同学,毕竟我比他们快一个学期并且我不需要实习,学分修够就毕业。第二离开屋子的应该是那个需要实习的同学,他拿定主意不留在这里,毕业回国工作生活。最后的那个同学,要留在德国,所以各种事情都不用太着急,应该是最后离开这个屋子的人了,期间他还有想过有钱的话就直接把这个屋子买下来,生活这么些时间,各方面都感觉这里很便利。 上天真是喜欢开玩笑。还没到两年,18个月后的现在,我竟然成为屋子里的最后一个人。 说着想买下来这个屋子一直住的那个同学,差不多五月份就有了女朋友而搬到了那里;之前推断第二走的同学,也即将在两天后把他的屋子出给一个新来的同学。对了就是那个第一个走掉的人,早已将屋子给了要入学的女生。也就从后天起,我是这个屋子的主人了,另外两个都是下一层级的租户。 人与人的相逢只是各自人生轨道的偶然交集,相识应该欢喜,要分开也微笑说后会有期。看到他们谁说不会羡慕呢,有男女朋友在一起不仅有生活的相互照料,更重要的一点是心里的依靠。生活品质会提高的同时,消费也会大幅度减少,就像我的两个马上要成为之前的室友,至少一个月房屋的费用减少到一半,这对于资金紧张的学生来说,影响相当巨大的。包括我喜欢出去旅行,一个人的费用要比两个人一起均摊后高很多。这个世界对单身狗太不友好了。 我能做的,就是让自己变强大变强大变强大啦。正好要开始真正意义上一个人的生活,一个人工作学习,一个人居住一个人吃饭,业余时间一个人逛街,我还要计划一次一个人的旅行,这一定要有因为对我有很特别的意义。 只有让自己更加充实才对得起我即将要开始的一个人的世界。隔一天要开火给自己做顿热饭,不只是煮个面条糊弄的那种,要有菜有肉并且尝试没做过的菜品。两周或者至少一个月内给自己做一顿大餐,是需要几乎一天时间精心准备的那种。一个人了,不能再嫌麻烦要认真对待每次做菜的清单,之前一直想做却从来没动手的现在要开始做给自己吃。房屋也不能那么乱了,要整整齐齐有样子,一个人住了还给谁偷懒呢?生活上健身房搞起来,身体是自己的,心心念的形体,一个人生活,现在也正是锻炼的好时候。 一个人生活,那么就自己对自己就更要好一些,毕竟也只有自己来关心。 一直喜欢一个四字词语:不忘初心。每次说起都略感有些俗气可是我个人就是挺喜欢。我要有我自己的生活,现在就是我一个人的生活,一个生活给自己的日子。让自己的每一天都很充实,让很久之后的自己回想起之前的时光都充满感动。 加油。

心情也可以有标题 。自己的地儿,很享受的一点就是自由。 Read More »

我不知道该写在哪儿

同时玩微软和亚马逊的服务,对比与体验各家服务的不同。所以导致现在我在好几个地方都用来记录生活,想记录点东西都不知道该写在哪儿, 得知微软学生帐户的免费dreamspark有一年有效期,到期后需要重新验证,而验证码只有在读的时候才能获取。看来在毕业后,我的微软平台的博客还是需要费心处理一下了。 突然有个感觉当学生真好,还有免费资源用,毕业后这些就享受不了了,想再让自己的网站稳定运行,就得花票票了。这可能就是鼠目寸光的表现吧。现在没有收入都是花家里的钱,遇到一点点施舍(各大公司给学生的福利就是一种给穷人的可怜,同时起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做对学生的辅助)就欣喜的不行不行的了。穷学生就是靠时间的投入来减少金钱的支出。设想工作后有了稳定的收入,买一个标准的服务也花不了多少钱,还能体验所有功能而不是现在各种限制。努力提高自己的能力才是最重要的,不然太容易让所谓的“关心帮助”而感动,从而感觉Ta对我真是太好了处处为我们考虑,唉怎么写着写着有点像经常听到的什么政策出台后农民同胞欢天喜地其乐融融的和谐社会景象呢。个人写博客记录生活沉淀心情,如有雷同,从属巧合。 写着写着就跑题,本来是down time,主要目的是给最近几天低落的情绪做一个记录,总结反思也同时是对以后的教育,可是脑子里又充满了建站空间资源等各种东西,我快要把我现在是downtime的状态忘记了,这可能就算写一写博客的作用吧。看来我真的是喜欢这些东西,虽然也挺麻烦的也很耗时,同时我也不是说这方面很天才,可是我就算在做这个的时候很开心。 还是多多少少记录一下我的状态,不然真的是跑题跑太偏了。 过去的一周助教太忙,没空搭理我,索性我就复习考试没有来实验室。每天生活很规律,白天图书馆看看书,晚上要不就健身,要不就看一些喜欢觉得有意思的东西。可是每天的状态超级不好,计划是白天认真学,晚上很轻松的消遣。可是学习时候看不进去书,健身的时候也三心二意。脑子里迸出各种事情,但是又只有1秒钟的记忆,感觉在思考问题,一转身就忘记刚才是想的啥。感觉一整天都是睡不醒,可是爬在桌子上补个觉却感觉更难受了。现在感觉应该与前几天睡的晚有关系,睡的晚影响睡眠质量,真是又一次印证了这是得不偿失的行为,不知道还要印证几次。 这种状态真让人难受。别人很难看出来,自己却感觉像这个世界都变成了黑白。 原因挺多的,我老是愿意把黑锅推到要考试了这件事上,其实心里很清楚,即使没有考试,即使每天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也是不可避免再次进入这种状态。真正需要去做的,是想办法解决问题而不是找推卸责任了。

我不知道该写在哪儿 Read More »

关于自觉

近段时间在跟着一个博士做研究性课题,是教学大纲要求的10学分必修内容。由于并不是专职研究,只是作为课程的一部分,所有并没有严格的时间要求以及对每天出勤率的管理,只要是在工作时间,自己没有事情的情况下过来实验室就可以。之前想的是,每天10点钟和助教同时到实验室,然后晚上五点钟离开。开始一周坚持的还不错,基本上早晨都能10点钟按时到,助教会晚五到十分钟,所以还可以给助教留下个好印象。下午五点多走也是属于中规中矩吧,不是走的最早的,也不是最后一个,对于自己来说,工作时间也很合适,到那个点儿了也想不动事情了,再呆下去效率很低,达到标准的8小时工作制我还不够,还要多适应啊。 没有强制的作息要求,不知不觉就变懒散。刚去吃了个午饭,很巧的是一个同学也提到了这一点。不是我一个人的原因,算是给我的一点安慰吧。 可是这终究不是什么好事情,像正规的工作看齐,现在这么轻松,抓住时机为之后的工作做准备。保证一天能够工作8小时,也给自己定一个打卡时间,早9点30到晚17点30。如果看代码看累了,可以换个脑筋做一些其他的,比如说,优化一下我的这个个人网站,一步一步适应工作节奏。 加油啦,今天低效率的一天,希望明天起雷打不动我9点30打卡,为合格的工作做准备。

关于自觉 Read More »

想起一件小事

小时候吃凉粉,有一次一个卖凉粉的给我夹豆腐干,避过最大块的给挑了一个中等大小的,我就说我要那个最大块儿的,他反过来问我,所有大的都给你了,那别人来了没有最大的了那怎么办。当时还觉得很有道理,我只是一个普普通通吃凉粉的,给个普通大小的就好了,最大块的豆腐干当然要留给重要的人,比如说官员的或者关系好的人,所以当时我不但不生气反而理解他了,想啥时候自己也称为吃凉粉儿贵宾客户,吃豆腐干能吃最大的。 后来遇到另外一个卖凉粉的,每次我去吃凉粉他都笑着说把最大的豆腐干夹给我,其他人去了也是这样,客户当然超开心啊,也很愿意到他那里吃凉粉,当然包括我。 某一次他给我夹豆腐干时候我顿悟,大小是相对的,每次夹他都能把剩下豆腐干里边最大的给你,你当然会超级开心,有做VIP的感觉,而一天下来,第一个人也是把所有的豆腐干卖完,第二个人也是都卖完。而第二人能够让所有吃凉粉的有贵宾的服务,第一个可能在讨好一两个客户的时候,给剩下大多数客户留下不好的映像。 回想起的这个小事说明了什么呢?我一时也不知道该怎么总结,只是觉得这个小细节好有意思,会让我对为人处事有所感悟吧,分享出来,共勉。

想起一件小事 Read More »

first day on wordpress 我在个人网站的第一篇博客

上世纪末,玩游戏机以及看电视上关于电脑的画面,就对计算机充满了无穷的喜欢,看到有些同学,能够有资源接触到父母工作用的电脑,真是羡慕死了。 大约2012年,当时上小学,计算机课第一次接触到了电脑,我还参加了一个暑期培训班,计算机用的windows98,那段时间对于我的计算机启蒙以及兴趣的培养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初中高中,用家里的电脑做了各种尝试,几乎每次我用完电脑都被我用坏,坏了修,修了坏,真是可怜了我的那个宝贝,积累了宝贵的原始经验,之后碰到电脑有啥问题,现在几乎都可以自己搞定,还是有点小小自豪。那台电脑给了我不少能力的提高。 大学,不想把所有时间都放在电脑上,所以选择了计算机相关的专业:通信工程。虽然学习的知识相比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这个专业的同学少了很多,但是我还是很喜欢自己的决定,学习了很多相关的理论,尤其是信息处理和硬件相关的知识,对于我整个知识体系的搭建,有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从高中起就有搭建自己博客的想法,当时对于建网站完全就是门外汉,不能说一点不懂,而是完全不懂。到了大学慢慢知道了一些概念,知道了一个网站整体是什么的框架,见到别人能够用cms改一改来简陋的搞自己的网页,我还只停留在羡慕阶段。 到了德国读研究生,有搭建自己私有数据库的想法,记录自己的学习记录,储存自己搜集的信息,对以后的工作生活也有磨刀不误砍柴工的帮助,终于在2016年6月1日买下shuspieler.com域名,原计划在年底最晚也是3月前完成python爬虫的学习,以及wordpress博客的搭建,可是这么一托就到了2017年6月4号,域名都买了第二年了,还好,今天我写下了这篇日志。 我计划,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这个个人博客都不作公开,更多是写给自己当作自己写随笔的地方。如果有人能够到这儿来,那真说明你我很有缘分,有机会认识以下,我请你吃饭。 现在这个网站放在亚马逊云上,用的是一键安装的镜像,完全不符合我喜欢折腾的风格,所以可能过不了多久,这个主机就不在了这个文章我也得换地儿,可是,作为我个人网站第一篇博客,还是很有意义。 2017.06.04 离我喜欢上生活,又近了一步。

first day on wordpress 我在个人网站的第一篇博客 Read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