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v6的普及对于GFW的影响

我中国的家中使用的是中国联通的DSL宽带,并且提供的是公网的IP。虽然价格贵一些可是服务质量确实高很多。最近我看到运营商提供了IPv6的地址,并经过测试确实网路是接通的,能够正常访问用于检测的纯v6网站。 对于互联网很敏感的我,想知道在IPv6时代,强大的XXX还能不能实时检测海量的网络IP了。所以做了一个小测试并且惊喜的发现,很多谷歌服务可以直接打开,包括Google Search,YouTube 以及Gmail。通过Google查询我的IP也能得到我正确的IPv6地址,并且通过访问历史记录也可以看到Google可以得到我正确的位置,而不是挂代理后的机房地址。 多次测试发现并不是每次都能顺利打开Google服务,很多时候也会像之前v4的时候一样会遭遇reset。我怀疑是XXX有一个动态库检测Google的IP,可是由于IPv6的地址池及其的庞大,所以新更新的地址没有在库里记录的话,就会造成通过IPv6通道可以连接到Google的服务器,从而造成被屏蔽的网址间歇性可用。还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可以佐证我的猜想:对于google.com域名能直接打开的几率小很多,远小于Google的一些分站比如我经常用的google.de。我猜是由于XXX对于google.com检测扫描的频率以及重视程度要远大于那些分站,造成这样的现象。同时如果所有客户端都普及了IPv6,那么对于XXX之后的工作也切切实实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IPv6的普及对于GFW的影响 Read More »

社交媒体中消失的老友

和我比较熟悉的朋友可能都会有这样一个印象:现实生活中稍微有点腼腆,可在网络世界中却很活泼。我个人反思也确实是这样,我崇尚遇到问题深入研究,独立解决,所以日常生活需要和他人合作处理事情的机会就少与别人,再加上相比于热闹的场合我更喜欢安静,以至于多数时候我都是一个人打理自己的生活。不管是工作日的忙绿,还是周末的消遣。 我喜欢在社交媒体分享自己的生活点滴,所以相比其他同学,我收到的互动也就更丰富一些。逐渐地我观察到一些有趣的现象:不仅经常聊天的朋友会随着生活圈子的改变而改变,以及距离上的远离而疏远,相互评论点赞的频率也逐渐随之减少最后消失。朋友圈已经成了维系老朋友为数不多的几个途径,所以多数人还是愿意在举手之劳的限度下多一些与朋友的联系。这样看来上边那种现象有点意料之外,可是稍微一想却又是情理之中。随着昔日的老友生活环境的越来越不同,每个人每天关心的在乎的烦恼的厌恶的都不再一样。发表在朋友圈的内容多数是基于特定场合才能理解的信息,随着相互了解的减少,很多确实没那么容易看懂对方所要表达的心情了。 还有一种情况是对方不是故意不和我互动,而是对方在一切社交媒体上投入的时间都变少了。有时候依稀记得在朋友圈很活跃的一个人已经很久没有见到,想着会不会把我删除或者拉黑了,我也没发过代购投票信息啊,越想越生气还有点失落。然后我点开对方的头像看到朋友圈写着对方只展示3天的动态,还好,不是我的错。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了这个只展示3天或者半年动态的功能,问其原因多数会说是考虑隐私,不想被心怀不轨的人了解太多自己的过往。我对此却有不同的理解。生活在如今的社会每天有太多的事情需要去做,排除因为自身做了一些不道德的事被人怀恨在心从而搜集资料这种极端情况下,其他时间很少有人闲到翻阅一个萍水相逢人几年前的朋友圈。将这个了解一个人的曾经的通道关闭,恰恰阻止的是那些关心爱护自己,有心思深入了解自己,想找机会一起重走一遍过往的的人。对于真心在乎我们的人而不留下机会,真是有点太可惜。所以我自己的理念或者信条就比较豁达,心要向善不做恶,朋友圈不关闭,给在乎我的人一个途径。虽然我相信到现在为止并没有哪个姑娘有兴趣翻阅我五年十年前的状态,可是人还是要心存希望,万之之后的某一天出现了呢。 另一种我观察到大量离开社交媒体的时间点是生活状态有显著改变的时候,比如恋爱了或者工作了。在一个人恋爱前,所有的时间都属于自己,生活中开心愉悦的事情喜欢发到网上来“显摆”。而当有了男女朋友后,日常生活大量的时间都是与对方在一起,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一旦有了更在乎的事情,那么发表帖子这样的小事就会不值得一提。并且,之前的一切不就是为了“显摆”为了吸引他人对自己的喜欢嘛,现在任务达成了,就没必要再坚持下去了。另外一个是在从学生步入工作后,尤其是与互联网比较远的传统行业。可能是上班忙碌的原因,在这个时间点上消失了好多好多社交媒体老友。有人比喻学校是个乌托邦,承载着对于理想国最美丽的幻想。可是从学校步入社会就不得不面对现实,工作忙是一部分原因,生活的平淡没有任何值得分享的事情可能是更大的原因。如果自己有一颗善于发现美的眼睛还好,或多或少能够找到一些生活的小确幸。可是多数人并不能做到这一点,所以很多人就在朋友圈永远走丢再也回不来了。 最后一种情况是分享场所的转变。我坚信所有人都有表达欲的,随着朋友圈慢慢成为了旁友圈,这里不再是一个分享隐私的小圈子了,所以之前活跃的用户也开始转向其他场合比如微博。多数人在微博上并不是实名,并且亲友熟人也少很多,一个本来开放的环境现在竟然成了不再怕泄露隐私的场合。也是有点搞笑的,不过这也是我更喜欢后者的原因。同时也会经常看到同样一个人,在微博和朋友圈是不太一样的两种角色,朋友圈都在发表积极向上好的一面,而微博就随便了很多,反正也没几个人认识,所以更加自在爱干嘛干嘛了。我还见到过有人喜欢用keep,在每日运动打卡的时候记录当时的心情,可谓是一举两得。 我希望我能够一直保持生活的激情,不要某一天也成为社交媒体沉默的那帮人。没有人能够陪伴永远,就连拥有最无私爱的父母,也不能陪伴子女走完他们的一生。对于现实生活中以及虚拟世界里走散的一波一波老友们还是有强烈的思念之情。可生活不就是这样的吗?迎来送往,不断有新人的陪伴来一起走下一程,对于岔路走要离别的老友微笑说再见。  

社交媒体中消失的老友 Read More »

我的信仰:科学与大自然

这次在家的时间恰逢年末,遇上了中西方几个比较隆重的节日,这边的是冬至,那边的是圣诞节。两者都有传统的民俗活动,而我又是一个爱热闹的人,所以双方的我都蹦哒着去参加了。 冬至那天我是跟着我妈妈去了离家不远的宝林寺。对于生活在国内的芸芸众生,如果没有强烈信仰某个宗教比如基督教或者伊斯兰教的话,受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多数人还是心底或多或少信奉佛教的,我的妈妈就是很典型的一员。12月22日冬至按照讲究是对一年的总结以及下一年的展望,所以我和我妈妈去到那儿,礼拜各路神明,感恩佛祖对于这一年的照顾同时为来年祈福,希望全家人都平平安安,顺顺利利。 12月24是西方的平安夜,我姑姑他们信仰基督教,并且和我表妹在平安夜晚会上都有节目。所以我就跟着他们去教堂,感受中国人在西方节日的氛围。对于基督教徒来说,这两天可是他们一年来最最盛大的节日,对于晚会也是最最隆重的没有之一。现场可以说是人山人海,虔诚信徒来过节的有很多,年轻人来凑热闹的更多。这么大的人流量同时吸引了无数的小商小贩,教堂前的路都被封了,以保证行人的安全,索性就成为了小吃的天堂。 我个人来说没有很明确的宗教信仰,但是对于所有的宗教我都不排斥,不管是天主教基督教还是佛教。在我的认知里边那几大著名的正统教义都是在教人向善,指导人摈弃黑暗丑恶的思想,乐观积极不嗔不怒地对待生活,以及和谐礼貌地与他人交往。因此我认为所有的让你我让这个世界变的更好的事物都值得去尊重。进入寺庙我相信佛祖普度众生,到了教堂我也不怀疑是基督耶稣替我们承受了苦难。想起两年前一个电影的评论:少不更事时需要他人来摆渡,重要的要成为自己的摆渡人,从而释怀上岸。佛主以及耶稣基督更像是倾述的对象,心灵的寄托,给予现代人难得的内在反思,让你我恢复内心该有的平静,而不被纷繁复杂且处处营造焦虑的现世所侵蚀。 所以我对任何身边任何传教士都报以友善的态度,虽然我没有任何宗教信仰,可是我仍然感激你为我祈福为我介绍那个纯粹的世界。如果将宗教的概念广泛化,那我的信仰应该是科学与大自然了。最终大家的目的都是一样的:让这个世界变的更美好。我通过高新科技的方式让你我的生活变的更加便捷舒适,医生们通过对生物学的研究让大家减轻肉体上的疼痛,而佛主和耶稣基督是让众生的心灵得到净化。我的科学与大自然以及传统宗教,在我的理解就像描述世界的不同维度。物欲的要求没有止境,可同时让心灵世界变的乌烟瘴气。这时候就需要一个宗教一个寄托,享受缤纷多彩物质世界的同时,也要有一个心如止水不迷失个人能够自我救赎的强大内心。就像另一个我很喜欢的影评:年少无知时让他人替我摆渡,可最终要强大自己的同时而也成为这个世界的摆渡人。

我的信仰:科学与大自然 Read More »

老物件:时光

最近微博有点刷屏,主要是最近收拾家翻出很多尘封已久的老物件。有一些我上次见到可能还是十年前十五年前甚至更久,回忆山洪般倾泻而来,情绪受到不小的刺激,就像是在记忆中,重新走了一遍我的童年。我发到微博的只是很小一部分,还有很多我刚看到一眼就脸红心跳害臊根本不敢翻开,这段记忆看来还不是起封的最佳时机,我擦去灰层又重新放回原处,等到之后再有契机我准备好了再打开那些古老的回忆。 有些东西有些人有些事情你以为你已经忘记了,可是在你的脑中依旧停留在某个不为人知的角落。当有人将那扇锈迹斑斑的记忆大门打开,你会发现当时的每一个片段就像看老电影一样清晰地回到你的眼前。 现在能回忆起来的,多数是与他人相关人与人之间的事,这就像一个载体,将那些好吃的美食好玩的游戏漂亮的景色串联在一起,而那些独自经历的事情,多数就像一把黄沙,飘散弥漫到时间的长河中。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珍惜身边陪伴你的人啊,同时当下的时光多创造与他人的故事,这些都将是之后对于年轻时放荡不羁爱自由的回忆。这段文字写下来对于今天微博的一个总结,但是对于我更重要的是说给自己来听,人间很累但是也很精彩,保持激情,永远热泪盈眶。

老物件:时光 Read More »

使用root账户不能登陆phpmyadmin的解决方法

最近打算在树莓派搭建一个Web服务器放在我中国的家中。在轻车熟路安装了Apache2, PHP以及MySQL后,我发现没有要求我输入数据库root的密码。通过查资料知道可以通过空密码登陆然后修改root密码: sudo mysql -u root 成功登录后是上边的样子。然后通过下边命令给root账户修改密码: use mysql; set password=PASSWORD(‘ your new password’); flush privileges; exit; 命令成功执行后可以查看一下是否可以用新密码登陆: sudo mysql -u root -p 这时候在命令行已经可以登陆,但是在phpmyadmin中输入正确的账号密码却会有如下的错误: 使用root账户死活登陆不上。可是我明明在另外的服务器可以成功登陆的。。。 通过查资料知道从MySQL 5.7开始安全策略被更改了,使用root登陆MySQL数据库,同时需要Linux也是root账户或者是sudo。而phpmyadmin默认的话是Apache的www-data账户,所以所权限不对。而刚才CLI测试的时候我们有加sudo,所以避开了这个问题。解决方法是最好新建一个账户,然后赋予所有数据库权限就可以了。 首先连接数据库,并打开mysql数据表: sudo mysql –user=root mysql 然后添加一个新用户,并且赋予所有权限: CREATE USER ‘phpmyadmin’@’localhost’ IDENTIFIED BY ‘some_pass’; GRANT ALL PRIVILEGES ON *.* TO ‘phpmyadmin’@’localhost’ WITH GRANT OPTION; FLUSH PRIVILEGES; 这样用新用户就可以登陆phpmyadmin了。另外默认MySQL服务器只允许本机连接,可以通过修改配置文件改为全局。   Reference: https://askubuntu.com/questions/763336/cannot-enter-phpmyadmin-as-root-mysql-5-7

使用root账户不能登陆phpmyadmin的解决方法 Read More »

思考对方真正的需求,不要太主观想当然,不做无谓的感动,感觉这种反思可以扩展到很多方面。

Read More »

Charles:一个可以自己架设代理服务器进行iOS抓包的工具

好强大的一个工具,我最喜欢的是通过SSL证书从而抓取手机客户端的加密流量。同时由于是收费软件,30天试用期并且每次只能使用半小时,到时间就需要重新打开一遍软件。穷学生支付不起正版授权,暂且使用trick避开一下半小时限制。我是坚定不移支持正版,等我之后经济条件好一些后欠下的授权费会补上。 https://www.zzzmode.com/mytools/charles/ https://blog.zzzmode.com/2017/05/16/charles-4.0.2-cracked/ https://github.com/8enet/Charles-Crack

Charles:一个可以自己架设代理服务器进行iOS抓包的工具 Read More »

十一月, 请对我好一点

生活还是要有一些仪式感的, 这可能就是生活意义的一部分吧。 十月中下旬忙碌的生活开始逐渐告一段落,到今天为止,无所事事也已经有一两个星期了吧。待办事项中依旧有几十条想要或者需要去做的事情有待处理。一些是重要但不紧急,一些是紧急还很重要,还有很大一部分是重要还需要长期坚持的,健身就属于重要且需要长期坚持的事情吧。 年初开窍大幅度加强了健身锻炼的频次,我记得是一月底我给自己定下了一百天连续健身计划,那可能是我到目前为止积极性最高的一段时间。在一周两到三次我和同学结伴去健身房之外,剩下的时间我都有给自己增加有氧练习。也是那段时间我从之前跑步三千米就气喘吁吁都后来的晨跑10公里都意犹未尽。五月底我参加了我人生第一个半马,虽然成绩在参赛人员中垫底,但是能够坚持到最后对于我来说就是最大的收获。大约五月在一百天计划的最后一天,我回顾了我的健身记录,完成度百分之六十五,也就是说有三十五天由于主观或者客观的原因而没有进行锻炼。 后来开始了第二弹七十天连续健身计划。为何是70天呢?之前缺掉了35天,计划用双倍来弥补。有时候一些荒诞不经的借口,反而是最终坚持下去的理由。你要问我这有啥意义,说服自己去做一些事情,这可能就是最有价值的事情吧。事情的结果有点丧,我的记录只维持了十几天就中断了。六七月事情逐渐多了起来,每天变的很忙碌,而我又是一个不擅长多线程处理任务的人,所以最后虽然中间还有不定期的健身和跑步,可是没有了时刻表的督促,频次不难想到会差成什么样。 忙绿的十月过后,那些荒废掉可心有不甘的事情需要重新提上日程,我的健身计划就是其中之一。我还清晰记得去年跨年那几天我对新的一年许下的心愿,健身也有与之对应的目标,可是现在看来可以说是毫无长进,年中有过暂时差强人意的一段时间,可后半年没有坚持,好不容易的那点收获也付之东流。丧了这么久,捡回丢掉的东西并没想象的那么容易。要给自己足够的理由,今天是十一月一日,一个月的第一天,似乎是个不错的契机。就像开头所说,生活还是要有一些仪式感的,十一月一日开始我的18年度第三次连续健身计划,虽然依旧理由很滑稽,可能说服自己,就已经足够了吧。还剩下一年的六分之一,年末这段时间我的目标就是实现年初的目标。可能性有多大我也就不谈了,可人这一生,不就是一次次吹牛逼以及宵衣旰食去实现自己吹过的牛逼这个反反复复的过程么。今天去健身房进行了第一次恢复性训练,室内跑步机6KM竟然用了将近五十分钟,期间我身体以及心里疲惫承受程度并没有很高,很多时候并没有感觉很累,但是我居高不下的心率告诉我要降低幅度。整体速度并不快可是我的最高心率都达到了182。真是老了老了老了,不仅身体指标告诉我不再年轻,心理上现在的我也特别没出息的惜命起来,虽然感觉还很轻松可我还是选择了降低强度。十一月的第一天也算是开了个好头吧,为我念叨已久的健身而迈开了第一步,同时也用了一小时写下这篇流水,作为我另一个记录生活计划的开端,也是相对满意的吧。之后每一天的挑战只会多不会少,我希望我依旧能保持我自己的节奏而不忘初心,哪有一帆风顺的人生呢?只是人家在逆流而上的时候没有让你看见罢了。 十一月,请对我好一点。

十一月, 请对我好一点 Read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