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bruary 2020

健身房囧事

我在新城市所住的公寓,远离市中心远离几个副商业中心。这导致我住的地方旁边除了超市,没有任何可以逛街的地方。去健身房也是,离我最近的一点多公里,第二近的就5公里以上了。我所去的健身房收费很高昂,是其他地方均价的两倍多,唯一有安慰的地方是他们的休息室很高级,很大一个休息厅,有3个不同的桑拿房,还有红外理疗设备。我想着我多去烤烤他们的桑拿,免费茶多喝几杯,周末正好在他们的休息室看看书,也挺美的,也算是对于高价格的补偿吧。 今天周日下午4点我照常拿着毛巾去了那里,美滋滋练练力量后去烤烤桑拿。他们更衣室钥匙是一个夹子,可以夹在衣服上,或者毛巾上。我当到桑拿室要将毛巾铺好,只听见要是从木制椅子掉落在地上清脆的声音。而我还坐在最好的一节台阶,根本没办法伸手将钥匙自己拿出来。这意味着我不能打开我的更衣室柜子,我的衣服都拿不出来了。 太囧了。我只好等工作人员看看用备用钥匙帮我打开柜子。另外这边健身房桑拿室是混合的,男女更衣间虽然不同,但是进入的是相同的一个桑拿房以及休息室。他们比较不在意,可至少更衣室是分开的。我等啊等,等到一个漂亮小姐姐来收杯子,我说明情况钥匙没了,她说稍等去拿个万能钥匙。我以为会给我钥匙让我自己去拿东西,然后将钥匙还给他,可是后来她讲让我一起去更衣室,帮我打开柜子。男更衣室出现一位漂亮小姐姐,旁边换衣服的德国人没有丝毫惊讶,依旧该干嘛干嘛。也进一步体会到他们对于男女平等的无所谓了。

健身房囧事 Read More »

R7000折腾

买一个R7000是我一直的计划,就是作为路由器这个领域玩家,也需要体验体验经典产品。19年9月京东买的带了过来,之前计划着用作多播宽带叠加,以及内置回国加速功能。多播宽带叠加本来是要应对这个公寓的特殊需求,之前公寓宽带下行50M上行只有1M,我有时候往网站传一些文件那叫一个慢。而住户可以多终端接入的,我想这就在路由器端模拟出几个不同的设备,之后带宽再叠加。理想情况下,有限叠加两次,再叠加两个无线信号,四路下行是200M上行是4M,也算可以凑合着用了。后来住户向房屋公司反馈的厉害,房屋公司竟然升级宽带了,上下100M对等。这样就暂时没有宽带叠加的需求了。 另外一个需求是回国加速服务。一些软件比如网易云音乐还有Bilibili什么的,部分资源不能用境外IP访问。我之前临时解决办法是在电脑上挂一个插件,需要回国加速的软件就设置一下链接电脑本地的插件。人真的能够拖延,就这样凑合着用,我就从去年九月凑合到了今年2月,快半年了。昨天终于将这件事完成了一下。本来想好要装OpenWrt,可是我一查才知道这款路由器是不支持的。也还好给我一个理由让我试了试梅林,也初步了解了一下这个固件的前世今生,原来这个固件是来自于华硕,他们用了很多GPL开源项目,这个协议要求华硕自己的固件也得开源。梅林就是根据这个开源版本改过来的,支持几种架构相似的其他品牌路由器,R7000就是其中之一。其中由于驱动部分是华硕写的,所以梅林固件的稳定性是很棒的。 梅林主界面   刷机步骤不记录了,我找了几个帖子跟着做很顺利。打开后台管理真的眼前一亮,面向消费用户制作的页面就是美观很多,比OpenWrt的Luci高几万倍吧。默认功能也很全了,并且我用的这个插件支持koolshare的软件中心。 我用到的功能比较基础,不需要在路由器级别进行回国加速,这对于路由器的压力以及国内加速服务器的压力太大。我只需要路由器上运行一个代理,其下连接的设备可以按照需求连接路由器的这个代理。我把科学上网插件反着用,并且多数功能也用不到,对于我来说只是用了最最简单的一个功能,路由器连接一个回国加速服务器,然后在路由器开一个1082端口转发给下游的设备。其下连接的设备可以按照需求连接路由器的这个代理。在电脑上根据不同软件的需求,再分别设置代理数据,比如网易云音乐。网页浏览需求的话也可以通过Chrome的Proxly Helper插件实现。 路由器运行一个Socks5服务,只做简单的映射 网易云音乐设置成对路由器的连接   我将我的硬盘也挂在了路由器上,减少电脑连接设备数,让桌子干净一些,电脑端映射一个网络驱动器就好了。虽说R7000是USB3.0接口,但是硬盘指示是2.0协议传输数据,我测试通过电脑连接路由器硬盘上下载都是10M左右,也是USB2.0级别。不管了也够用了,短暂测试挺稳定的,感觉这已经满足我的要求了。 另外还有一个USB2.0端口空闲,手又痒痒了想连接一个无线网卡,再叠加56M的带宽进来,人都是贪婪的。。。可是我将USB卡皇接入后路由器每任何反应,猜测是缺驱动。SSH登录路由器尝试OpenWrt软件安装包命令opkg发现命令不存在,首先我怀疑这个国内再次开发过的版本是不是将这个给阉割了,梅林官网查了一下确实这个默认没有安装。可能梅林定位就是普通用户吧,看UI做那么好,opkg这个太专业就阉割了,毕竟这个功能用的太少了。 查了查梅林软件包工具叫做entware,需要用户自己安装。官方安装指导需要一个ext2,ext3或者ext4的U盘作为缓存盘。梅林系统提供了mkfs和fdisk功能,可以将U盘备份插入路由器后在路由器格式化成对应的格式。安装脚本也识别,可是在安装图中却报错。我也没去找原因就用了另一个帖子的方法,弄软连接告诉安装脚本安装地址,很顺利。 现在有了opkg命令,基本上和OpenWrt系统相差不大了,常见于OpenWrt的软件,这里几乎都有。可惜的是,我搜卡皇8187L的驱动,这里却没有。浏览了一下软件仓库,这里没有任何网卡的驱动。也可以理解吧,将软件移植过来容易,可是将驱动移植过来这可不是闹着玩的。 暂时感觉USB无线网卡在这里无解,驱动的问题没那么容易搞定。但是我见到有Python,之后写一个网络自动登录脚本,这个还是可以的。另外我的打印机扫描仪改成远程的也要着手处理一下了,每次抱过来抱过去,我都佩服我的忍耐力。   Reference: https://yanke.info/?id=107 https://ylface.com/server/182  

R7000折腾 Read More »

德国公司谈加班

最近公司三番五次的提关于每天工作时间超限的问题,理论上每天工作时间是八小时,由于是灵活工作时间制度,每天可根据自己的情况在8小时上下浮动,最少没限制,甚至可以一整天都可以不工作,但是最多的时间是限定死的每天不能超过10小时。有时候当事情要紧的时候,十小时特别容易达到,由于是汽车相关的公司,今天也有人举例子提到可能今天从奥迪借来一辆试验车,明天就得还回去,可是今天够了十小时测试没做完咋整。也有人说由于有其他国家其他地方团队,有时候视频会议下午或者晚上,不能开着开着说自己10个小时到了,不能参加会议了。 会议的立场是manager强力要求大家一定一定不能每天超过10小时,而一线的人却一件一件提困难说10小时这个做不完那个搞不定。有人提出到了10小时先去打卡让系统停止计时,然后接着工作。manager说这个也是原则上不允许的,这样大家没有了保险,一旦有啥意外,这个是个大事情了。同时也有人说这太荒诞了,谁会这样做呢,想想也是呢。然后manager讲每天自己尽量安排好时间不要超过10小时,毕竟工作安排是自己定的。当然在特殊条件下,比如会议还差五分钟十分钟开完了,但是这时候如果离开说我时间到了不能开会了,也是太荒诞。这种条件下manager建议不要打下班时间的卡,第二天申请人工时间复合,多出的时间加到后边工作日就好了。19年规统计表显示,多数人也就是10.1或者10.2的样子,也没超过少但是还是超了,太不值得了。 同时manager讲了一定要遵守要求的原因,就是一旦有人超过10小时,公司将受到严厉的罚款。之前出现次数少的话公司给扛下来,可是人们太不注意,怕这种员工每天加班的现象越来越多,之后公司扛不住,之后可能每天加班的罚款就会落到个人头上,谁加的班罚款谁来出。当然谁也不想这样了,没有人跟钱过不去。 金钱是最有效率的工具,真是越来越理解这句话。想着国内加班越来越严重还成了恶性循环很难纠正,那么国内公司也可以这样试试,正常工作8小时,然后8小时到10小时给予警告,然后一天超过10小时每发生一次扣半个月工资。我相信,根本不需要过渡期,今天实行政策,明天就全国范围瞬间把中国人民爱加班这个毛病给治好了。 任何问题都与金钱挂钩,一切以钱说话,万恶的资本主义。

德国公司谈加班 Read More »

医嘱还是要听的

前天在家庭医生打了一个疫苗,是那种每十年需要补打的那种,我应该和多数中国长大的同学一样,小时候打过一些,再后来就没人告诉我这些需要每十年补打了。我打的是破伤风,白喉,骨髓灰质炎和百日咳四合一疫苗,在国内对应的是DPT少了骨髓灰质炎这一项。那时候我们应该是对应吃的糖丸。打之前医生有警告过我接种后会几天很疲惫,可能会发热,身体无力以及疼痛,需要之后几天好好休息。我想着,也就这啊,没问题,当天就打。临注射时候医生又问我用哪个手写字,要打在不写字手的胳膊上,我当时依旧是觉得这边医生太谨慎了。 当天白天没啥感觉,到睡觉前都无任何感触,我以为就这样轻轻松松过去了。可躺下没一会儿就傻逼了,浑身说不出的难受,就像重感冒最严重那几天的感觉一样,体温也上来了,不至于39甚至40那么高,根据我小时候经常生病的经验积累,这一定是37以上,甚至快要38的级别,属于低烧了。我想卧槽这可坏了,现在外边病毒闹这么厉害,我不会应为打个疫苗发烧被关进小黑屋吧,那可得不偿失了。一晚上那叫一个煎熬,无法入睡但是又困得实在不行,我也搞不清楚我那时候是睡是醒,半醒半睡吧。我甚至想好了第二天请病假不去公司了,医生说啥就是啥,好好休息。第二天早晨幸运的是发热没有了,不用担心被关小黑屋了,但是真是好疲惫啊,史无前例的疲惫,就像3天没睡觉一样。我想着我是公司的新人自己事儿太多给人家印象不好,就强打着精神去了公司。后来证实这真是个愚蠢的决定。去公司后我感觉我坐着都能睡着,比小时候网吧通宵第二天接着上课都还困,我告诉自己哪怕忍半天,中午食堂吃个饭再回去。那一上午真的是靠着意志力过来的。 中午十一点半吃了个午饭,我十二点十五就离开公司了,回到住的地方栽头就睡,真的是天昏地暗般的感觉。中间我记得大约下午两点多的时候渴醒了,喝了一杯水接着睡。到了七点左右饿醒了,仓促吃了点东西又到头就睡,甚至衣服还穿着,一直到凌晨两点,又渴醒了,喝了一大杯水。我对我身体的求生本能还是很满意的,知道再困再累也要吃饱喝足。然后半夜两点喝杯水又接着睡到今天天亮。 直到今天我才差不多缓过来,与打疫苗过去了48小时吧,基本上精力回复了百分之九十,第一天晚上那种极度生病难受的状态也不见了,也证实了疫苗就是只是激活身体免疫并不是真正的病毒。也见识到了德国这四合一疫苗的威力,这真的不是医生太谨慎了,估计他们看多了吧。所以我又要给结论就是医嘱还是要听的,敬畏科学,敬畏大自然。

医嘱还是要听的 Read More »

差馆感想

看纪录片《差馆》,再次感慨火车站一个小小的广场,就是集中反应人类小世界的地方。如果我是作家,我一定会在火车站住上一段时间,从此不再担心缺素材。另外如果是摄影师,也应该多在火车站转转,图像可能比文字更有感染力。 在火车站之外,另外一个我很有感触的地方是超市或者是菜市场,那里也是充满人间冷暖的地方。

差馆感想 Read More »

厚街:必须要经历的一个过程

看周浩的纪录片厚街,原本以为和他的其他作品类似,第一视角展示人间生活的不易。可是看到一半时候知道这个不完全是那样的。911事件后广州制造业不景气,很多人都选择了回家种田,其中一个打工女讲她不想种地,她就是不服气。语气不是那种义愤填膺,而是如此平淡娓娓道来。他们有着自己的目标,并且为之努力生活着。周浩在接受采访时讲到,他们打工族很苦吗?其实也未必,只是不同的生活方式而已。确实看片子中他们的神情,他们也是在认认真真的生活,甚至心态积极向上,可能比某些所谓的富裕阶层状态都好。周浩当时总结说,厚街是他们外出务工必须要经历的,和我们要经历长大一样。生活就是这样的,充满着酸甜苦辣,这才是现实生活。 这个片子让我有很深的思考,我由于成长环境的关系,见识过社会底层的人民是多么的无望。这种发生在身边并且历历在目的情形,让我有了强烈的对于贫苦人士的共情能力,同时也有一个不知道是好还是不好的习惯:见不得别人惨。有时候明知其中可能有骗,可是还是侥幸说万一是真的需要帮助呢。当然我没有亲身经历,很多事情缺少了第一视角去体会,多多少少理解会有偏差。我也一直以来时刻都提醒着自己,不要抱着怜悯的心态去看待事情,优越感更是一丁点都要不得。虽然已经自我预防针打了这么多,可是今天看到周浩看待事情的角度还是很震撼。某种程度上讲我们打工族生活疾苦这种出发点就是错的,我们内心的阶级感就默认划分打工者是社会的底层,他们生活很辛苦,生活质量很差。其实并不因该是这样的,只是不同的分工,仅此而已。他们也是认认真真的生活,我们需要共同努力的,并不是说单单改善底层人民的待遇,更重要的是推动不同工作领域的平等性。工厂的工人和写字楼的白领都能够很体面的生活,他们之间更没有谁高谁低之分,不能因为他们是制造业民工就像现在一样停留在底层无缘社会的精彩。虽说多大的能力做多大的事情没错,可是这并不代表着允许其中存在着阶级层面的差别。否者,不能够从这个角度来促进的话,怜悯优越感的存在,永远是不可能让打工者在这个世界应该收获到的劳动回报的。这个思考的角度,让我有了长时间的反思。我想想让自己对这个社会有着一些微不足道的贡献,哪怕是只有一点点。慢慢看来,这需要一个长期且不能松懈的过程。 共勉呐!   记录两件小事: 大约是2009年六月份左右,中午下午我和同学在一个公园聊天,对面是一个银行。一个西装革履的人,外地口音,在银行进进出出,并且在公园给各个人打电话,反反复复好久好久,几个小时。后来过来和我讲,他钱包丢了,让人给他打些钱,银行说他必须先有个卡,但是开卡需要钱。所以像我借15元钱。我给他钱后他确实去办了张卡,那个银行的卡我办过,确实是最少需要15元,其中5元卡费,10元最低预存。他后来拿着一大摞开卡的单子,以及一张新卡高兴的和我说,马上就要有朋友给他打钱过来了。后来我等了好久,好像他朋友给他的钱还没过来,我就只能回家了。虽说我的15元没拿回来,虽说我把事情讲给我妈妈听,她说我太傻了,可是我到现在也还是觉得,他真的是一分钱也没有了需要我的帮助。假如是个骗子,也不是一个合格的骗子。一下午几小时只骗到15元,还花到银行办成了卡,真是一个傻骗子。 大约是2010年7月,高考结束第一次尝试自己出门。去的是太原,一个人找路,一个人坐车,一个人住店,以及一个人逛街。我记得是在柳巷步行街,一个穿着校服扎着马尾辫的小女孩,坐在步行街旁边,脸埋到膝盖里,前边放着一张纸写着求2元。我那时也是刚毕业,大家的校服都很相像,结合娇小的身影太像我的身边同学了。并且只要2元,应该是真的很困难吧,我走过去拍拍她的肩膀,给了她5元。其实当她抬起头的瞬间,我就知道我被骗了,面容出卖了她,即使是高中生,应该也不至于有30+的脸庞。不过谁不是为了口饭吃呢,2元都需要出来这种方式获取,说明她真的生活很辛苦了。

厚街:必须要经历的一个过程 Read More »